錫市場去年表現亮眼,引起了市場的高度關注。今年,雖然錫庫存過剩的現象仍然存在,不過錫價維持在14萬左右的價格區間,表現平穩。國際錫業協會(ITRI)中國區首席代表崔琳預測2017的錫市場可能供應短缺,而今年的錫庫存也處于十年來的低點,這些將形成錫市場的強壓。
錫市場現狀
崔琳表示,去年錫在金屬市場中表現比較搶眼,尤其是在上半年,錫的價格漲幅領先于其他的幾個金屬。到了四季度以后,隨著錫的漲價,資金流向了其他金屬,錫的表現不如其他金屬那么亮眼。今年一季度,錫還是比較平穩的狀態。
錫價的走勢基本上在13萬5到14萬7的價格區間內進行窄幅波動,跟其他的幾個品種相比,表面上比較平靜,但實際上也有一些暗流涌動。錫市場最近有一些比較奇怪的表現。
首先國內外市場有著截然不同的市場表現。國外相對來說是比較短缺的狀態。LME錫庫存已經跌倒了接近2000噸左右的水平,是多年以來的歷史低點。但同時,海外市場的現貨仍處于升水狀態。就國內而言,國內的錫市場從春節以后,一直處在貼水狀態。今年的5月中旬,貼水出現過5000元以上的水平,屬于金屬當中比較罕見的現象。另外,在國內市場,大家也感覺到,整個錫錠的庫存水平相對來說比較高,所以價格壓力較大。
為什么錫的價格區間還呈現較焦灼的狀態呢?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人們對未來的預期不確定,尤其是今年下半年,普遍認為緬甸錫礦可能會出現較大的問題。在這種狀況下,雖然存在庫存的壓力,但價格很難跌破13萬5,甚至跌破14萬也很困難。
回顧2016年市場
崔琳在報告中提出,目前來看,雖然去年錫消費有一個小幅的增加,但還是沒有超越2007年的消費高位。主要原因是電子行業小型化的影響。
主要的消費國中,中國占據了40%的比重。去年錫的消費超出了原來的預期。原因是去年經濟環境相對比較好,另外在一些小眾領域,比如LED、太陽能電池以及汽車電子領域,消費表現比較好,增長速度在20%,甚至有的領域在30%。但由于這些領域的技術含量比較低,對消費量的影響不是很大,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電子產品小型化的影響。
第二個方面是錫化工出口去年對中國錫消費的帶動較大,尤其是受到了美國還有東南亞消費增長的帶動。有的錫化工企業出口量增幅超過了30%。所以中國整體的錫消費增幅5%左右。盡管增量不是特別大,但是在2015年市場比較蕭條的狀態下,出現了較大的反轉。所以對市場起到了推動作用。
錫礦的生產方面,雖然2016年錫價的漲幅比較大,從年初的9萬元到10月份最高的15萬7千元,漲幅達60%-70%。但2016年10月份對錫礦的帶動并不是很大。去年全球的錫礦同比下降了2000噸左右。傳統的國家如中國、印尼、秘魯等幾個國家的錫礦產量都呈下降的趨勢。國內可能是環保檢查的影響,包括年初錫價比較低的影響等等。秘魯則是受制于自身儲量的下降和品位的下降等原因
2016年,緬甸的礦產量增幅最多,但產量增加僅僅三、四千噸左右。在非洲和巴西等地也有小幅的增加。
2013年開始錫產量出現快速增加。主要還是緬甸礦的大幅增加。去年中國自產的錫精礦的產量有一個比較大的減少。中國錫精礦的產量低于8萬噸的水平,是近十年來最低。2015年年底,錫價跌到8萬左右,很多礦山無法維持,就采取了關停措施。一直到2016年5月份,這些礦山才陸續重新開啟。另外國內也受到環保管控的影響,比如湖南的南方礦業年產量應該在6000噸左右,但去年一年停產進行環保改造、技術設備升級。
市場趨勢
崔琳根據國際錫協的數據分析稱,今年錫價14萬元的水平對礦山來說可以有一定的盈利。但是由于當地政府對炸藥的管制,一些小型礦山還處于關停狀態,并沒有重開的跡象。所以國內的錫精礦可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,但增加的程度比較有限。
今年湖南的南方礦業預測產量在三四千噸左右。目前除內蒙地區外如云南、廣西、江西等地的礦產量預計增加有限。云南的礦產量可能繼續保持下降的趨勢。
中國市場的平衡,過去的5年中,中國錫市場一直處于供應過剩的狀態,固然有緬甸礦大量進口的原因,也有國內消費情況不佳的原因。 5年累計的庫存水平可能超過3萬多噸,但實際上一半以上的錫錠被加工成錫材、錫制品出口到了海外市場。因此國內庫存只是相對較高,在1萬5到2萬噸左右的庫存水平。大部分錫庫存在生產商和貿易商手中,消費企業過去幾年中一直在減庫存。
國外市場的錫供應一直處在短缺的狀態中,2015年到2016年全球的錫市場還是處于供應短缺的狀態。今年預測也處于供應短缺之中。
印尼出口政策調整的不確定性較大,去年印尼錫錠產量6萬5千噸左右。今年一季度產量增加,由于政策穩定和雨季影響不嚴重的原因。但是印尼錫礦的增長幅度不會特別大,大概在8千噸左右。由于印尼的錫礦開采技術難度大,成本很高,因此受到利潤影響比較大。
緬甸的錫礦主要產地在佤邦。五年來緬甸錫礦的產量增加了10倍。2017年預計緬甸錫礦產量可能會下降。因為錫礦已經從露天轉向了地下礦,氧化礦變成了硫化礦,原礦品位下降較快。由于硫化礦開采復雜,而緬甸的礦主偏愛小投資快回報的經營方式。崔琳預測今年緬甸的錫礦產量可能會減少。
崔琳分析,2017年中國取消出口關稅,因此中國錫產品對外出口量可能增加。錫精礦加工貿易政策將要出臺。可能會對國內國外兩個市場的價差產生影響。生產商的庫存較去年年底有所增加,但還處于低位。LME去年錫庫存為2萬噸今年下降到了2000噸。雖然上期所的錫庫存有增加,但是今年的庫存仍然是過去十年的低點。
未來展望
崔琳預測未來的錫消費會在能源材料、錫化工等領域增加。而傳統的領域如馬口鐵、焊料等錫消費可能會下降
傳統的錫生產國中,中國、印度、秘魯等國錫的產量可能會減少。但是2018年內蒙有一個8000噸產能的項目將投產。秘魯有一個回礦的項目將要啟動。不過,印尼和緬甸礦產量呈下降的趨勢,非洲的錫產量可能會增加。
總之,2017年錫市場總體短缺。
崔琳稱,目前市場上正形成強壓。首先是持續多年的供應短缺,第二是庫存處于歷史的低點。一旦某個礦山或是某個地區的供應發生大的變化,可能會造成價格的大突破,尤其是緬甸礦產量下降后,很難找到替代資源。因此未來錫市場面臨著供應壓力。
潛在的壓力釋放出口有出口政策的不確定性,印尼的錫生產對價格的反應,以及緬甸中長期的錫礦產量。
短期來說,政策改變會導致中國出口量增加,影響國際市場和國內錫價。來源:上海有色網
|